首页 资讯 正文

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总工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

体育正文 158 0

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总工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

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总工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

齐鲁网·闪电新闻6月18日讯(rìxùn) “屋顶的(de)装饰拉花更新个年轻人喜欢的款式、桌凳和地面再清理一遍、门口做个打卡墙……”近日,随着越来越多新人(xīnrén)选择在村庄喜事大厅举办婚礼,胶州市铺集镇松园新村党委书记刘衍芳便和村委委员(wěiyuán)们商量着,抓紧把喜事大厅美化一下,准备迎接村里(cūnlǐ)的“喜宴热潮”。 松园新村(cūn)喜事大厅是(shì)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的“喜事新办、婚事简办”场景。大厅宴会场所免费、灯光音响免费,村党支部书记免费担任司仪、村里的艺术团免费演节目,一场喜宴(xǐyàn)(xǐyàn)下来,省钱又省心,每年平均(píngjūn)举办婚礼、生日宴、百日宴等喜宴10余场,深受村民欢迎。 “喜事大厅得到村民认可(rènkě)后,我们又(yòu)在新时代(shídài)文明实践站建起了白事大厅和养老食堂,给村民们讲明白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的标准和流程,引导大家把钱花到刀刃上,改变以前大操大办、‘高价彩礼’这些旧俗(jiùsú)。”刘衍芳说。 推进移风易俗,催生时代新风,胶州市在破除(pòchú)陈规陋习、树立文明新风上下的功夫(gōngfū)远不止这些。建立村规民约,用村庄共识来规范村民行为,让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,提升个人美德,让文明乡风(xiāngfēng)在老百姓心里(xīnlǐ)生根发芽。 铺集镇铺上四社区是胶州市(jiāozhōushì)最早开始(kāishǐ)推行移风易俗的社区,改革前,村里白事流程繁琐(fánsuǒ)、花费较高,群众(qúnzhòng)有苦难言。2015年,社区“两委”从制度上破局,10年间,先后修订四版村规民约,白事操办(cāobàn)明确标准、流程、监督、奖惩等具体措施(jùtǐcuòshī),社区成立白事理事会,时时保障制度落地,处处推进村庄(cūnzhuāng)基层治理。同时,以村规民约为抓手,社区把重心向“重养”转移,设立“孝老档案”“孝老补贴”“孝老幸福食堂”,选树“好媳妇(xífù)好婆婆”等,村民逐渐形成了厚养薄葬、端正家风的理念。 “移风易俗不是(búshì)简单的‘破旧立新’,是减轻群众负担的民生工程(gōngchéng),更是重塑(zhòngsù)社会风尚的精神洗礼。”胶州市铺集镇(pùjízhèn)党委书记刘大庆算了(le)一笔经济账,铺集镇69个村(社区)全部完成了白事改革,一场白事节省1万元,全镇一年就能节约500万元。铺集镇铺上社区铺上四集体经济合作社党支部(dǎngzhībù)书记刘朋说:“现在,社区的年轻人经常主动(zhǔdòng)报名到食堂当志愿者,给老人包饺子、理发、量血压,陪老人拉拉家常,社区风气越来越好了。” 摒弃陈规陋习,播种(bōzhǒng)文明新风。胶州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(zhàn))为载体,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文明乡风建设全过程,深植“理润胶州”宣讲品牌(pǐnpái),宣讲各行各业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新作为(zuòwéi)新担当。 在青岛艾山(àishān)乡村振兴示范片区(qū)的村供销社,“有艾工坊”主理(zhǔlǐ)人卜钦龙正在宣讲种植“小艾草”实现“振兴梦”的新农人故事,周边村民听得津津有味、兴趣盎然。 像这样的宣讲场景,在洋河镇几乎每周都有。结合片区梧桐书吧、邻里广场(guǎngchǎng)、诚信广场等功能空间,该镇以阵地建设为(wèi)根基、队伍建设为支撑、文化活动为载体,构建起“讲树(jiǎngshù)帮乐评”的文明乡风培育体系,全镇年均开展理论(lǐlùn)宣讲、文化市集、非遗展览等活动50余场,乡村(xiāngcūn)新风更有“魂”。 此外,胶州市充分发挥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资源优势,创作秧歌、快板、茂腔小戏(xiǎoxì)等移风易俗文艺作品,提升群众参与度。结合城乡文化社区(文化书院)建设,常态化开展乡村夜校、公益讲座、艺术展演等多元文化活动(huódòng),推动优质文化直达基层,让现代文明理念在(zài)乡村深深扎根。 如今,“新(xīn)时代婚礼”婚丧习俗改革品牌日益深入人心;“迎亲巴士”迎来婚庆(hūnqìng)新风正气;红白事吹鼓手臧义(zāngyì)好转行成立“邻里艺术团”,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……一项项(yīxiàngxiàng)典型举措,一个个创新案例,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,推动着胶州大地社会风气悄然改变,持续向好。 闪电新闻记者 宋雪梅 通讯员 姜方梅 报道(bàodào)
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总工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